2019.04.29

用艺术滋养知识 ——康桥公学幼儿园艺术领域教研观摩活动

你觉得什么知识是最有用的?


当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答案是什么?


好,现在先保留你的答案,我们来看一项调查: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用这个问题调查过5万多市民,他们的年龄跨度从18岁到40岁以上,
其中,18-25岁的年轻人认为“基本技能”这项知识最重要;
26-31的人认为“基本原理”很有用;
32-38岁的人觉得“人际关系”最有用;
而38、39岁以上的中年人,普遍认为“艺术”这门知识最重要、最有用!


为什么年龄越大的人越觉得艺术有用呢?这是因为被艺术熏陶过的人,或者说有“艺术直觉”“艺术思维”的人,拥有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能力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促使一个人在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可以说,艺术之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进步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然而,我们越长大,越禁锢,逐渐丢失了童心,也不再有艺术造诣,让我们的生活缺失了很多色彩。


康桥公学幼儿园始终都了解艺术之于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仅开设了艺术课程,而且在不停地丰富课程形式。


4月11日,康桥公学幼儿园又开展了一次艺术领域集体教学教研观摩活动,希望各位老师能在这次的交流平台中互相学习、合作、探究,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为康桥公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按照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康桥公学幼儿园的老师们各出奇招,结合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求,开发身边就有的自然环境及道具,应运PPT、多媒体、实物、游戏、故事情景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艺术课程。

 

▲溪月园园长对每一次的观摩课都十分关注,积极地为各位老师拓展思路、指点迷津。

   

 


“艺术不是技艺,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这句话体现在溪月园的大班孩子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由王松云老师设计、大班孩子配合演出的音乐欣赏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是一节非常有趣的艺术课程。


王老师借助故事情景用想象、体验、倾听、辨析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着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感知着什么是ABA的曲式结构,并尝试运用肢体表达A段渐强、渐快的旋律。


这一节音乐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倾听了很多,也表达了很多。在此期间,王老师一直在用自己的专业引导着孩子把话说完整,追求孩子情绪表达的完整性。

 

 


 

《乌鸦喝水》这篇文章大家都不陌生吧?但你能想象把这篇文章变成一节美术课是怎样的场景吗?九溪郡园的马亚茹老师就做到了。


她带着中班的孩子温习《乌鸦喝水》这篇文章,同时让孩子们在瓶子里自由添加形色各异的小石头,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画封闭圆形的方法。

  

 

“小朋友,又到了春天的季节。回想一下,你们的妈妈或身边的阿姨有佩戴丝巾的吗?”

“有!我妈妈有好几条丝巾,每天都不一样。”

“我妈妈没有带丝巾,不过她给她的包戴丝巾了……”

“如果我们把丝巾轻轻地抛在空中,等丝巾落到地面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带着这些问题,原溪里园的王惠老师带领着大班的孩子们展开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丝巾创想曲》。看!孩子们扔丝巾的姿势是不是特别潇洒?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看到了风的形状,充分体验到了艺术之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恒久的不懈努力。观摩课后,各园园长和主任带着老师们一起进行了积极的学习讨论。


老师们畅所欲言,敞开自我、共同研讨,对这次观摩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分享。

 

 

 

 

 

 

 

 

▲看到老师们这么积极学习的劲头,督导园长时园长也忍不住上台分享了她的看法,并针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发展建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艺术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幼儿的内在体验,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及创造力。


康桥公学幼儿园的这次艺术课程观摩活动,激发了幼教老师们的艺术素养,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艺术体验,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知识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康桥九溪郡幼儿园2021年秋季安全工作大检查

2021.11.01

康桥九溪郡幼儿园2021年秋季安全工作大检查

详情内容 > >